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春天本是肝气旺盛的季节,但在每个季节转换前的最后18天,却是脾土主令的黄金时期。此时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高峰,正是调养的好时机。
谷雨时节气温攀升、雨水增多,这种特殊气候容易带来双重困扰:一方面高温易致肝火过旺,影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潮湿环境滋生湿邪,直接损伤脾阳。这正是很多人此时出现春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闷心烦等症状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高发的流行病也与湿邪困脾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健则免疫力自然提升。因此,谷雨养生的核心要义就是:健脾祛湿,增强体质。
此时艾灸养生,既能健脾祛湿,又能疏肝理气,帮助身体顺应节气变化,增强免疫力。
谷雨艾灸
祛湿健脾:湿气困脾,易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等穴位,可温补脾阳,促进水湿运化,改善脾胃功能。
疏肝理气,防肝火过旺:春季肝气旺盛,加上谷雨时节气温升高,易出现肝火上升、情绪烦躁、失眠等问题。艾灸太冲穴、肝俞穴,能疏泄肝气,平抑肝火,帮助身心平衡。
帮助身体,防外邪入侵
湿邪易与寒、热结合,引发感冒、关节酸痛等问题。艾灸大椎穴、关元穴,可温通阳气,提升卫外能力,减少外邪侵袭。
艾灸搭配建议
湿重疲劳:足三里 + 阴陵泉 + 丰隆(健脾祛湿)。
肝郁上火:太冲 + 期门 + 三阴交(疏肝解郁)。
易感冒/过敏:大椎 + 肺俞(增强卫气)。
谷雨时节,正值春夏交替,气候温暖潮湿,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也是调理体质的关键时期。此时通过艾灸养生,可以帮助孩子健脾祛湿、增强体质,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健脾助运化:中脘穴(肚脐上4寸)足三里(膝盖下3寸)
谷雨时节湿气重,孩子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等问题。艾灸中脘穴、脾俞穴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促进生长发育:身柱穴(第三胸椎棘突下)
春季是儿童生长最快的季节,艾灸身柱穴、足三里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孩子长高长壮。
预防流感,体质防护:大椎穴
此时节温差变化大,孩子易感冒。艾灸大椎穴、肺俞穴可以提升卫气,增强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儿童艾灸需注意:每次5-10分钟,温度适中防烫伤,每周2-3次为宜,最佳时段为上午9-11点(脾经当令)。发热或皮肤破损时不宜施灸。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艾灸工具的选择,适合儿童艾灸的艾灸盒,首先有防烫、防火星、落灰的防护,其次要减少艾烟和味道的影响,固定在孩子的身上安全,无束缚感。启春堂艾小康艾灸盒,一家人都能用的艾灸盒。
启春堂艾小康艾灸盒,还原垂直皮肤的古法悬灸设计,底部镂空无阻隔艾烟和艾热的同时有隔灰网的设计,放心使用不担心被明火烫伤。
外壳材料使用ABS+PC的耐高温环保材质,耐用耐摔,同时滤烟滤味的专利结构设计,在家艾灸也能无烟、无味。
节气养生小贴士
可搭配艾草泡脚(加生姜或花椒),增强祛湿效果。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春季肝郁化火。
谷雨时节通过艾灸调理,能有效帮助身体适应季节转换,为夏季“养阳”打好基础。
生活起居方面:
潮湿易使湿气困脾,饮食宜选择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材,少吃生冷油腻,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起居有常,顺应天时
早睡早起:22:30-23点入睡,顺应三焦经运行,助身体修复。
晨起拍胆经:双手轻拍双腿外侧(胆经),助阳气升发,提振精神。
适时添衣:早晚温差大,避免寒邪伤阳。
适度运动,疏肝解郁
春季肝气旺盛,运动可助气血畅通,推荐散步、八段锦、瑜伽等温和运动。多去户外踏青,感受自然生机,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郁结。
抓住春天的尾巴,顺应谷雨节气调养,让身体轻盈入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1装车山东省乐陵市花园镇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在卸麦装车。贾鹏摄(人民视觉)2测损山东省乐陵市郑店镇的机收减损比武现场,工作人员在测算减损率。贾鹏摄(人民视觉)3晾晒山东省乐陵市金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孔镇...
“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胶州市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投入使用。李源摄【成果播报】◎本报记者宋迎迎通讯员牟俊烨近日,在位于山东青岛胶州市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3号住宅楼正“拔地而起”...